11月29日,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以“党建融发展 支部来领航 实践守初心 三创在行动”为主题的第十五期“思源”道德大讲堂活动在学术报告厅开讲。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合强、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梅来源、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陆先伟、院长马超、副院长李娟、胡承华、全体教师以及7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由教师翟睿主持。
本期道德大讲堂从“创新创业精神、志愿服务精神”为切入点,通过集体向“德”鞠躬、宣讲团队讲述分享、领导点评、颁奖、写感言卡等五个环节开展。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宝藏,是文明之光,是华夏儿女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首先,大家集体向讲堂里悬挂的“德”字鞠躬敬礼,表达对“德”的尊重和敬仰,拉开了道德讲堂序幕。
首先上场的是第一组宣讲人,由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获得2020年荆楚好老师提名奖、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市场营销专业研究室主任熊俐分享了团队通过几年的摸索淬炼,确立以三创为导向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构建虚拟仿真的“六课双平台一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四模块、三能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三式三师”创新创业教育运行机制,打造“渐进式、模块化、活页型”创新创业课程群的故事;由“创未创新创业”工作室指导老师冯勇分享了经济管理学院结合学生特点,致力全过程系统培养,厚植三创文化土壤,如何用目标导航,打造三创人才第二课堂“目标链”,为学生搭建了优质平台,实现学生人人参与项目、教师人人指导项目,师生全力以赴的故事;由创新创业获奖项目指导老师代表、互联网+金牌导师冷静分享了“三年磨一剑”,从蝉联三届校赛冠军、江夏区赛金奖、两个项目入围烽火杯决赛、到湖北省楚天创客铜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再到今年的湖北省中华杯铜奖、湖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国赛铜奖。团队如何从零做起,到荣获18项荣誉背后的故事;学生代表蒋江凡分享了扎根祖国大地,选择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初衷;学生代表张亮讲述了他在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中团队如何与时间赛跑,一路过关斩将的故事。
2020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当天,经济管理学院以学生党支部为依托,成立“海燕”志愿服务队。第二组宣讲人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燕老师介绍了“海燕”志愿服务队团结带动广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展现作为、彰显价值的故事;“海燕”志愿服务队小海燕代表李爽、王凤、黄梦娟、刘珊珊同学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参加城市文明大花岭地铁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共建-情暖老人心每月生日会活动、海燕传承筑梦支教服务活动中的故事。
两组宣讲人分享结束后,梅来源部长对活动进行了点评,他指出,此次活动举办得很成功,两组宣讲人讲的很好,不管是创新创业还是志愿服务落脚点都是实践,希望大家让思想上的“新”,引实践中的“创”,立人生中的“业”。
今年,经济管理学院在创新创业赛事上成果丰硕、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彩,展示了经管名片。活动现场为获得“基于‘三创’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二等奖团队、立项辅导员工作室“创未创新创业”工作室、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省赛金奖、铜奖;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铜奖;第三届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团队、“海燕”志愿服务队进行了颁奖。
活动最后,大家在感言片上写下自己参加本期活动后的感悟、体会和祝福。纷纷表示,宣讲人的事迹深深感动和鼓舞着大家,通过本期道德大讲堂学习,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做好各项工作,为推动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